本报讯 4月12日,灌州小学联合驾虹小学交流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实践活动,300余名学子走进“田野上的学校”体验农事,开启耕读文化之旅。
“同学们,我们要先把小铲子插进泥土……”在田地里,驾虹小学老师正耐心教孩子们栽种辣椒。孩子们边听边学,不一会儿一垄地就种满了辣椒苗。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农作物,灌州小学二年级学生颜孔胤辰高兴地说:“我今天体验了种辣椒和多肉植物,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劳动的辛苦,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粒粒皆辛苦’,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除了在种植区体验农事,灌州学子还在农耕活动区参加了推鸡公车比赛,在美术教室学雕刻葫芦版画,在蘑菇坊观察蘑菇生长情况,在科学教室探索奇妙的真菌世。接种细胞、切片观察……在蘑菇培植室里,学生们则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是否存活,从植物中提取细胞观察其活性,开启一场显微镜下看世界的奇妙之旅,打开了在实践中求取真知、在探索中发现奇妙的科学之门。
驾虹小学耕读文化小组成员、科学老师张慧敏告诉记者,驾虹小学是一座有着近7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其生长在田野间,扎根于土壤里,以“善美河畔,行知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和“躬耕乐道,励志虹梁”校训引领,书写文化植根本土与真实“活着”的乡村教育课程样态,形成了一所以“耕读”为核心的“田野上的学校”。“我们学校的孩子向灌州小学学生讲述着自己家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演变,更能让前来参观的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而且,孩子们通过采标本、看细胞,从直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双方孩子在沟通与交流中互相学习、分享乐趣,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彼此都收获颇丰。非常欢迎更多学子走进我们学校,了解耕读文化。”
灌州小学二年级学生向芸萱说:“我今天在驾红小学认识了好多农具,大多数我都没见过,让我认识到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我以前在家里也种过西红柿,可今天却是在广袤的田地里种植,这种体验非常新奇。而且这里不仅有校园微田园,与校园一墙之隔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真是太美好了。”
灌州小学校相关负责人示,一直以来,灌州小学致力本土文化的推广与建设。这次活动是两校校级文化交流和学校特色课程的一次实践,助推着两校的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希望以此为引领,带动更多城市小学走进乡村小学开展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探索出助推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的教育新思路。
(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