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3-08/01/014183.html

等待处理…

“八一”随笔

点击量:28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高勋殊荣,催人奋进;惠军利兵,枝叶关情。从组建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从全国统一换发光荣牌到统一制发优待证,营造军人军属受尊崇的社会氛围,既是对光荣传统的赓续弘扬,更是强军兴军的时代呼唤。军爱民,民拥军,一幕幕一帧帧,无不是在生动践行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温情寄语。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光荣之家’的牌匾虽小,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辈子的回忆!”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弟弟和我爱人都是海军退出现役的老兵,在我家里,有两块“光荣之家”的牌匾,金灿灿的牌匾记载着老兵和家庭的奉献与付出。还有那一枚枚军功章、一本本荣誉证书更是承载着老兵永不退色的荣耀,讲述着老兵家庭的艰辛与不易。

“你爸的脚崴了,肿痛严重,他贴着膏药硬撑着把谷子抢收完。”“一个月前,你奶奶走了,最终还是没有等到你们。”电话那头,是母亲低沉的声音,有悲凉、有心痛、有酸楚、有无奈。也许,这便是“光荣之家”生而不凡最真实的表达吧。先是弟弟应征入伍远隔千山万水,紧跟着是我随军调入广西北海,家里只剩下两鬓微霜的父母和年迈体弱的奶奶,他们守着乡下那几亩田地,自给自足、彼此温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3年、16年,这是我爱人和弟弟服兵役的时间,而我在北海也是12年有余。对于时光的表盘,也许只是白驹过隙,而对于远方的我们,对于望眼欲穿苦盼着孩子归家的老人们,那是何等漫长、何等煎熬!即便是慈祥的奶奶变成了墙上那幅冰冷的照片,也没能再见最后一面。

一朝入伍,便军魂入骨。“这是起床号、这是出操号、这是开饭号……”电视里回放着《父母爱情》,跟着剧中的“江司令”,老兵喃喃自语,他又一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翻开水兵蓝色记忆,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迈悲壮,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宏伟画卷。圆月西沉,繁星点点。我明明是走进了荣军名医堂,却又怎会梦回军营,梦回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值此“八一”,随笔致敬。(陈小玲)

上一条:冒着自己的“炮火”前进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