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3-08/01/014188.html

等待处理…

送科技下乡 助产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水稻田间管理

点击量:27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眼下正是水稻拔节孕穗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类稻田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为了促农增收,全面夺取今年秋粮丰产丰收,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再次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穿行于稻田之间,指导农户进行水稻田间管理,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走进天马镇南店社区,300多亩连片种植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十分喜人。稻田边,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罗建君正对水稻进行“全方位”体检,拔出一根表面看起来正常的禾苗,剥开叶鞘,指导种粮大户、都江堰市祥祥虎虎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凤认识二化螟幼虫及其危害,并对她说:“这段时间,主要要防治二化螟、稻飞虱危害,也有部分纹枯病和稻瘟病发生,对水稻危害非常大。要抓紧时间施药防治,可以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混合喷施,确保药到病除。”

孙凤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并与专家互动,专家也耐心细致地解答其疑难困惑。孙凤说:“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我懂得了当前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控。接下来会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据了解,孙凤家庭农场稻田参加了成都市首届“最佳种植能手”水稻绿色高产挑战赛,参赛田块从插秧、管理再到收成,市农业农村局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种植户也详细做好田间管理记录,确保有据可查,争取在参赛中取得好名次。

天马镇新民社区成都年代记忆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叶小红是个有情怀的农业人,掌握种植技术、利用机械化作业,3个人将500亩农田管理得井井有条。去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该公司100亩土地纳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内容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减量增效复合技术,蔬菜化肥减量增效减排技术。

现场,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学翎向叶小红询问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并告诉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3+2模式”(即3行大豆2行玉米)的基础上再自行探索,讲解了该模式的优势和关键技术。在一片葱茏的玉米地里,望着丰收的盛景,大家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今年夏季,我市雨水较多,叶小红种植的大豆有部分受损。但他告诉记者,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今年种植了两季玉米、大豆,种植了一季土豆。“土地容积率提高了,再加上今年整体销售价格还可以,今年比往年增收30%左右。”叶小红笑着对记者说。

科技沉下去,效益提上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罗红表示,“作为农业农技推广部门,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工作岗位。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履行好服务职能,以广大农户为面,以种植大户为点,点面结合,多入户、多下田,推广实用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实习生 杨洁 文/图)

上一条:青城山下 发现生活的另一种价值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