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36.133.62.120:8282/content/2023-08/15/014262.html

等待处理…

原乡性抒写诗意山乡

——兼评王富祥诗集
《越过夏天的地界》

点击量:33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诗意无所不在,只是我们缺少一颗发现“诗和远方”的心灵。诗人王富祥就有一颗发现“诗和远方”的炙热心灵。读罢王富祥的诗集《越过夏天的地界》,我多年疏于诗歌阅读的心灵,一下被紧紧拽住。

抵达绿的深处:

森林轻音乐的和谐变奏曲

诗人王富祥是主动走进自然、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人。譬如这首《每朵花,都把太阳放在心上》:

五月间的太阳/心怀辽阔,为泥土里蓬勃出生的呓语阳花/绽放的花骨,左心房右心房/盛满紫外线村乐谱,风吹过/魔笛的旋律让人心动//太阳是祁连山草原的贵客/每朵花,都把太阳放在心上。

很显然,这是一首胸怀宽广、意境深远之诗。在时代环境不断走向开放,不同文艺思潮焕发出蓬勃生机的年代,人们看到了希望,也引来了文艺的新生春天。所以,诗人满心欣喜,歌颂阳光以及阳光普照的万物,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激情燃烧的诗情。在新生时代到来时,“每朵花,都把太阳放在心上”。以生态学的角度切入,其实是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

失联的旧时光:

难于忘怀的土地上的事物

旧日时光是我们在岁月里的履痕,曾经的人、物、事或者父老乡亲,再或者田野、村庄和炊烟,都是让人容易勾起怀旧的媒介,也是内心深处那份淡淡的乡愁。

王富祥的乡愁与我们众多人的乡愁一样,都是以旧时光里的炊烟、石磨、磨刀石、镰刀、稻谷、老屋、故乡的芦苇、苦瓜开花结果等等具象出发,看似日常无奇的普通事物,其实蕴藏着诗人内心澎湃激荡的诗情。

我认为,诗人就是要有对日常事物的人文关怀和包含诗情的抒写。短诗《老屋仍然有温度》,就能感悟诗人的怀旧诗情。

老屋的石阶/时光,已积淀了零星的苔藓/我踏上去的那一刻/重重地,摔了一跤/膝盖上的痛点/是我对往事的叩拜。

老屋的衰败是当下农村的一种趋势,特别是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加大,更加剧了村庄烟火的衰落和老屋的衰败。燕窝孵出的小燕子成为老屋乡愁的温度,熟枣留守的故园成为肆意生长的土壤,年画成为热闹节日刻骨铭心的老年斑,石阶是对老屋和旧日时光顶礼膜拜的祭台。四节诗歌层次递进,逐渐升华,特别是在老屋的石阶上“重重地,摔了一跤/膝盖上的痛点/是我对往事的叩拜”。

故乡的那些事那些人,对于我们这些离家久了的人,就是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给读者很强的带入感。

热咖啡里加冰:

打发岁月里的休闲好时光

诗人都是慵懒的,闲散的,比如“竹林七贤”。当下的我们也是慵懒的,闲散的。比如在哪里的犄角旮旯咖啡店喝冰镇咖啡,消除繁杂的琐事,安顿浮躁的心灵,这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也是缓解头脑肿胀最好的方法。

《越过夏天的地界》第三辑“热咖啡里加冰”中的诗歌,大多是日常生活休闲时光里的慵懒、闲散的轻松诗意表达,这让诗人回到生活的本真。如诗歌《两个杯子喝酒》《春天也会老去》《午休,半梦半醒》《品茶》《打水漂》《听〈二泉映月〉》等等,都是浮生偷得半日闲的吟咏。

我们来看看诗人的《周末》是怎样度过的:

阳光,虚胖/肉肉地趴在窗台上/慵懒的模样,无所事事虚度着光阴//平日里潮涌的时间安静下来/空调呼吸均匀,顺畅/翻过一个页面,把目光晾晒在另一个页面/我有一行,无一行地浏览世界//我喜欢挂钟停顿的样子/时间失语/谁也不愿意去打破僵局/对峙了一整天,我们都相安无事。

深秋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藤椅上,藤椅里的人也被照得懒洋洋的,一本书,一杯咖啡,开启了我的休闲时光。合上书会想起他,在一个深深的巷子,我们并肩走着,他捧着一片硕大的叶子,叶子里放了些许的红果儿,他一颗颗地催着我吃,润凉沁甜的果儿,轻轻一抿就融了,把整颗心都润甜了。

我爱过的句子:

唤醒心灵停顿的悠远竹笛

只要我们在意,日常生活和平常事物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譬如说:江湖、山林、枝条、鸟雀、沙滩、海浪、火烛等具体物象。王富祥是生活的有心人,是具象事物的用情人,所以能在日常平凡事物中不断发现新鲜的诗意,像悠远的竹笛唤醒心灵停顿的诗情。

他的诸多诗歌就是融入“天人物我”的融汇中,真挚流露内心的激荡诗情。譬如《含羞草》:

不敢走近你的笑容/不敢/怕碰落你脸颊的红晕/甚至不敢/把毛毛雨一样的暗示/洒向你,不敢/怕弄脏你漂亮的衣裙//连在你额头匆匆跨越的目光/也变得轻描淡写/因为我怕惊落/栖在枝头的浓荫//想你/又怕惊扰你。

诗人内心隐藏着淡淡的疼爱、隐忍,又有怜悯的不舍。与其说是对一棵含羞草的抒怀,还不如说是对一个恋人的表达,在具象背后,诗人升华了人性关爱。

诸如此类的诗歌还有《竹笛唤醒的月夜》《两只麻雀的爱情》《我相信了春天》《篝火晚会》等等,都是从具象引入诗题,在抒怀吟咏中隐喻着真情的诗意境界,是精神的现实和情感的现实体现。

沿途的风和景:

去到有风景的诗和远方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旁,我们要想发现它,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感觉发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的艺术之美,命运之神正在叩响大门。断臂维纳斯即便有很大的缺陷,但她那柔和的线条、美丽的姿态、自然的眼神无不透出一种高贵的美。这种艺术的残缺美,让人内心有种莫名其妙的愉悦。

打开我们那双发现美的眼睛,跟随王富祥一起去发现黄山松、青海湖、诺日朗瀑布、若尔盖草原的水、石林、贡嘎山、天门洞的美吧!诗人有一颗一览众山和囊括江河湖海的宽阔胸襟,那是因为“沿途的风景”就是“诗和远方”。

《黄山松》《青海湖,我看见》《诺日朗瀑布》《若尔盖草原的水》《九寨沟树正瀑布》《石林》《清晨登青城山》《贡嘎雪山》《天门洞》等诗,都是诗人游览祖国美丽山河的美的诗意再现。不妨来欣赏其中一首《石林》:

一堆碳化了的时间/坚举着信仰的头骨//天空的现实在黑白中轮回/青春年华,在等待一缕光线的降临//月光行色匆匆留下满脸沧桑//背负疤痕与疼痛,雨水从脸颊滑落//是生命的断句,每一节都不加粉饰/硬汉与土地的缘分,是一生的坚守。

罗素说:“人的真实生活不在于穿衣吃饭,而在艺术、思想和爱,在于美的创造和冥想,以及对于世界合乎科学的了解。”王富祥的这首诗歌就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美的创造的赞叹。以“坚举着信仰的头骨”客观描述石林高耸云天的形状,“背负疤痕与疼痛”“硬汉与土地的缘分”表现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溶蚀却亿万年屹立不倒的坚毅精神,这其实就是我们真正作为人的一种高贵精神。

在诗集《越过夏天的地界》中,王富祥频繁以山、水、林、田、湖、草、动物、故园等为背景唤醒自我,遵从自然的觉醒。“他以诗歌表达着对人间和万物的感动、感悟与悲悯,他的诗留下了万物的痕迹及对自然万物的探询。他的灵魂是生态的、泥土质的。”

追寻沿途的风和景,去到有风景的诗和远方,把家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赵德文)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生世如转蓬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