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银杏街道王家桥社区微网格员,来给您讲一下安全知识,检查一下家中的电器设备和燃气设施……”连日来,阵阵敲门声和熟悉的开场白在王家桥社区居民楼栋不时响起。为进一步筑牢社区平安建设安全网,王家桥社区依托“微网实格”治理机制,联动多方力量开展“敲门行动”,对辖区居民小区、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做实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应急处置、入户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安全意识,打通基层风险防范“最后一米”。
网格+排查 筑牢安全防线
11月21日,在钱江美域小区,由王家桥社区第四网格微网格员、社区专职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行动小组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来到居民家中,检查电器、燃气使用情况,提醒居民重视居家防火、电气安全、燃气安全以及出行安全等事项。
高龄老人是社区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伴随着“咚咚咚”的敲门声,行动小组敲开了居民温康林的家门。“温叔,天气渐冷,今天我们来为你检查下家中的电器、燃气是否有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志愿者详细询问了老人家里的煤气灶软管使用情况,检测软管是否有漏气、老化现象,检查供暖设施的运行状况,家用电器有无老化,灯具是否需要维修,家里用电线路、拖线板线路是否老化等情况。检查完后,志愿者还向老人讲解和宣传安全用电用气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老人冬季在家用火用电要留心,日常出行时要时刻牢记交通安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自我防护能力。
在居民郑敏家中,行动小组同样分工合作,一边检查家里的电路、燃气等设施是否安全,一边向她讲解安全用电用气的重要性,告知她易忽略的安全隐患。郑敏说:“工作人员到家中为我们检查电路、燃气器具,宣传安全知识,让我们用电用气更有安全保障,这样贴心的工作让我感到非常有安全感。”
辖区九小场所也是行动中的重点检查对象,离开居民小区,行动小组穿梭在小区外的商铺之间,重点查看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等设备是否完好有效、是否符合要求的数量和规格,配合相关部门对商铺的电气设备、燃气管道、仓储情况进行细致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当场向商家提出整改意见,并定期回访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据悉,截至目前,“敲门行动”已累计入户4000余户,王家桥社区将持续推进“敲门行动”,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此外,社区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安全和谐、稳定有序的社区环境。
网格+融合 实现基层治理“细治入微”
守一片网格,护一方平安。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的原则,王家桥社区将6个专职网格细分为71个微网格,共有微网格长11个,微网格员71名,他们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以“微”力量服务“大”民生。
“外出一定要记得检查燃气、电器用具。”“屋内取暖要注意安全。”“插座要定期更换,不能乱接乱拉电器线路。”这是微网格员苟忠东在行动中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国网四川电力公司都江堰分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该小区居民,自下沉社区“进网入格”以来,像这样的上门入户工作他已参与多次,对所在网格的情况更是门儿清。苟忠东告诉记者:“在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下,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大家分工明确,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特别是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在王家桥社区,像苟忠东这样下沉到社区,以微网格员的新身份投入到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工作当中的各部门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据悉,聚焦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治理,王家桥社区依托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以多元力量提升基层效能的社会治理方式。目前,社区民警以及应急、消防、电力、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纷纷加入微网实格。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这一治理体系下紧密协作,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助力社区实现精准化治理,为居民的生活安全和社区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王家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微网实格”治理工作,强化网格队伍实战培训,提升履职本领和实操能力,更大程度调动多元力量参与的治理路径,全方位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记者 王蓓蒂 沙维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