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12/25/016319.html

等待处理…

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育人环境

——市教育局以民生暖民心

点击量:2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每当漫步校园周边,总能看见孩子们置身于美丽的校园,读书、写字、运动……校园犹如一个个温馨的家,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温暖港湾。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项目,该项目涉及全市8所学校。近日,记者走进其中的青城小学,探访该校如何提升办学条件?带给孩子怎样的幸福感?

改建运动场 让孩子更快乐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脚弓正面传球……”12月16日,在青城小学新改建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踢足球。而同步在运动场上上体育课的还有好几个班级,他们有的在上篮球课,有的在打青城健身拳,还有的在打乒乓球,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一个个脸上绽放出的笑容,犹如冬日暖阳般,让人看着顿觉温暖。

“2024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通过民生工程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促使育人环境得到极大提升,育人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青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文洪告诉记者,为了让每一面墙能说话、让每一处景能育人,学校从文化整体色调搭配到各功能区布局、建设都做了精心策划。特别是今年在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对运动场进行了改建。文洪说:“我们经过多次调研和征求师生意见,严格把控每一个工程环节,从场地规划、功能划分,到图纸设计、招投标、施工组织,历时2年把总面积约6100平方米的运动场成功改造成了多功能运动大课堂。”

新增特色功能 让孩子全面发展

洗杯、闻香、摇香、注水……茶艺堂里,学生们正跟着老师学习茶艺,领略青城茶文化的底蕴;古琴室里,一曲《云水禅心》在孩子们的一拨一弹中悠扬传出;《民族风》《青城太极拳》……走廊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沥粉画作品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阅览室里,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

“利用假期,我校还先后改建了古琴室、茶艺堂、书画室、阅览室等特色课程实施区。”文洪表示,除了室内,学校还延伸了办学条件,在室外打造了中草药实践基地、琴棋台和书画台等空间,并通过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结合地域特色将青城武术、悠悠古琴、中医药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自从学校从里到外大变样后,学生们更爱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更积极参加琴棋书画等社团课了。六年级学生邓琬琳觉得现在的运动场宽敞舒适,无论是篮球场、足球场,还是乒乓球场,都能很好满足大家运动。而且在银杏树下,学校新增添了具有书院气息的石桌,课间或午饭后,她和同学会结伴在此坐着休息,或伴着阳光看看书、聊聊天、下下棋,放松心情。“学校的这些变化,既促使我们快乐运动,有个更健康的身体,还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愉快。我要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邓琬琳说。

“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项目不仅极大提升了校园文化,更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温馨学习与成长的温暖之家。”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艳表示,为全力推动都江堰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2024年,市教育局以提升办学条件为核心,开展“文润校园”校园文化提升行动,通过总体规划、分步试点、逐个培养、分年验收的办法,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的目标,决定塔子坝中学、蒲阳中学等8所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统筹专项资金240万元支持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提升。王艳说:“通过科学制定方案、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强化文化育人等细则实施,我们逐步落实这一民生工程。目前,首批试点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项目均已完工、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该民生工程使校园环境更优化、校园设施更完善,也为孩子们营造了更加宁静、优雅的学习氛围。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都能在温馨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实习生 张家喻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331名残疾儿童获康复训练 457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